“佳壹度·党建创新空间”情况简介

时间:2020-06-30浏览:10设置

徐州市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

一、“佳壹度党建创新空间”的基本概况

 “佳壹度·党建创新空间”的建设是围绕一个目标,破解四个难题,建成“六个平台”。即紧紧围绕打造适应高校党建新形势的开放共享、互联互动的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的总体目标,着力破解党建引领作用不充分、党建载体平台不系统、党建活动形式不创新、党建活动参与不充分等问题。通过统筹校内外信息、阵地、人才、项目、活动等各类党建资源,努力打造“六个平台”,即党建优秀人才项目的展示平台、党建创新项目的孵化培育平台、党建活动资源的对接交流平台、党员发挥作用的参与实践平台、双向互动的党员综合服务平台、党建创新发展的理论研究平台。

二、“佳壹度党建创新空间”的建设特色

 “佳壹度·党建创新空间”建设被省委教育工委确定为2018年度全省教育系统基层党建“书记项目”;20171122日《新华日报》第二版以《“佳壹度”,支招高校党建创新》为题报道我校党建工作创新经验。具体建设特色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词:新、联、心。

 “新”主要体现为“三个新”,即创新思路,创新方式和创新内容。“佳壹度·党建创新空间”的建设是将“孵化器”专业理念植入党建工作,通过开展党员教育、孵化党建项目、凝聚党建资源等各种方式,实现党员意识0℃+1℃的启蒙教育、党建创新项目37℃+1℃的破壳而出、党建活动全领域覆盖的99℃+1℃的沸腾局面。

 “联”主要体现为“三个联”,即信息联网、资源联通、实践联动。积极推进“佳壹度·党建创新空间”的微信公众号建设,宣传校内党建经验,推介校外创新型党建活动。同时,积极整合党建资源,为有能力的党员寻找服务项目,为有需要的项目寻找有能力的党员;为有需要的党组织订制党建活动,为闲置的各类资源寻找党组织,打通学院与学院、学院与机关、校内与校外等各方面党建信息渠道。在开展实践方面,通过与徐州市民政局、中小学、社区街道等单位建立联系,为党员参与各类志愿性公益服务搭建平台,为党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提供支持。

 “心”主要体现为“三个心”,即不忘初心,永葆爱心,坚持恒心。始终保持党员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逐步建立党员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制度,充分利用党员教师资源,组织不同专业领域的志愿服务队,面向校内外提供志愿服务。同时,注重以各类创新性党建活动为素材,积极开展党建理论研究,努力形成一批创新的党建理论研究成果。

三、“佳壹度党建创新空间”的阶段性建设成果

(一)孵化培育项目,推动组织建设

依托“佳壹度党建创新空间”,学校孵化三级“书记项目”共85项(其中校党委书记项目1项、二级党组织书记项目34项、党支部书记项目50项),一方面通过项目建设有效推进党组织建设;另一方面这些书记项目又是“党建典型”,发挥着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激发了学校各级党组织推进党建工作的热情和活力。今年,学校创新孵化党建项目的方式方法,通过组织“党建沙龙”,邀请校内“党建专家”和党支部书记共聚一堂,以“专家问诊”+“过程指导”的形式,话党建、解难题,对项目孵化建设进行现场指导,针对性强、实效性强、指导性强,大大提升了工作效能,取得了较好反响。

(二)整合党建资源,创新党员教育

学生党员依托“佳壹度党建创新空间”组建了“佳壹度”党建社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激发党员发挥作用的热情与活力。随着活动的陆续开展,逐步形成了一批“佳壹度”品牌项目,如“壹度声音”(让优秀党员拿起“话筒”,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现已举办6期)、“壹度校园行”(发挥师范生党员专业特长,赴徐州市奎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现已举办12期)、“壹度学习沙龙”(探索党课教学新形式,组织开展互动式、访谈式教学,现已举办5期)、“支部诊所”(邀请党建专家为基层支部“问诊把脉”,现场解答支部书记实际工作中遇到难题,现已举办4期)等,为更多党员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志愿服务、接受党员教育搭建平台。

(三)开放空间使用,做好服务支持

 “佳壹度党建创新空间”为学校各类党员培训提供服务,如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双领”培训班(中组部轮训试点)、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发展党员中级培训班等,圆满完成各类培训任务。同时,“佳壹度党建创新空间”通过空间开放,成为了学校各基层党支部交流党建心得、激发创意灵感的“党建角”,成为了学校党员们了解党建信息、学习党的知识的“信息站”,成为了学校党员们宣讲党的理论、传播党的思想的“演讲厅”。

(四)占领网络阵地,做好宣传教育

为进一步提升“佳壹度党建创新空间”的影响力和宣传力,进一步增强“佳壹度党建创新空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佳壹度党建创新空间”上线了微信公众号。一方面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最新动态,加强宣传报道,增强“佳壹度”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微信公众号作为“佳壹度党建创新空间”的网络拓展,打破时空限制,拉近认知距离,强化了党员教育的自由度与开放性,创新了党员教育的形式,丰富了党员教育的内容,使党员“方便学”“愿意学”“乐于学”。

 


4


版权所有:江苏师范大学 © 2020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
电话:83536021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政编码: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