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24个小时,1440分钟,86400秒。隔离期需要14天,独处一室,看着天花板,谁知这其中的滋味?
这是我校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文被隔离至今的真实感受。春节期间,党文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主动参与到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却因工作接触疑似病例被隔离观察。党文说她并不后悔,“如果防疫有需要,隔离期满我还可以上”。
面对疫情,我不能选择旁观
今年春节,短短几天,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陡然严峻。看着每天暴涨的数字,看到所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人手的紧缺,党文的心头五味杂陈。
“别人都是党员,你个共青团员还这么积极,毛手毛脚的女娃,去了能干啥!”在得知女儿要报名参与志愿服务时,党文的母亲第一个表达了顾虑。
文也认真考虑过母亲的建议,可想到所在的镇是个大镇,人口众多,防疫任务艰巨时,党文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念头,第一时间报名成为疫情防控检查卡口的志愿者。
不仅是服务,更要多看多思考
防疫卡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点,防疫检查是个持久战,工作人员除每天两次整体消毒外,还要挨家挨户登记人员流动时间地点等信息,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
刚开始党文主要负责在设置路障的卡口协助信息登记和体温测量工作。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党文发现卡口值班人员的吃饭却成为问题。当地的哨点多,送餐人手又少,五十多名工作人员,有些哨点拿到饭时常常都已经断了热气。
于是党文主动提出帮忙送餐的请求。“我向社区提出过去帮忙送餐,社区同意了,唯一的要求就是我必须要做好自我防护。”党文说,各哨点工作人员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更促成了她志愿服务的不竭动力。
用热心和耐心,打动熟悉的“陌生人”
志愿工作谈何容易。2月17日中午,党文在卡口值班时,一位熟悉的社区老人非要出去“透透风”,老人情绪很不稳定,此时矛盾一触即发。
碍于熟人的面子,党文不得不耐心相劝,向老人耐心解释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并亲自给老人一个口罩。但即便如此,还是落得一身的埋怨。
有人想出去买药,党文亲自过去帮买回来,有人家里的灯管坏了,党文亲自帮忙联系型号并协助购买。党文用自己的热心和耐心,打动着每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等隔离期满,我还要回到防疫卡口
长时间志愿服务于疫情防控,风险或会来临。2月18日,党文因在服务群众登记时意外接触疑似病例被隔离观察。
“刚开始很恐惧,每天盯着自己的体温计,生怕温度升高,后来想开了,干脆好好看书。”面对意外,乐观的党文并没有沉陷恐惧与焦虑,而是利用隔离期复习学业,以此充实自己。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在了解党文的情况后,主动予以关怀慰问,也给了她莫大的鼓励。
党文说,等隔离期顺利结束,如果还有防疫需要,她想继续回到卡口,继续与防疫人员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