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三” 力促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近年来,江苏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团结带领学院党员和师生员工,改革创新,戮力奋斗,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就,办学质量、综合实力和社会美誉度显著提升。学院连续三年在学校党建综合考评和高质量目标考核中均获优秀,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最美资助人”、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徐州市十佳师德模范”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学院党委先后获得“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州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连续多次获得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三全育人先进集体”、“文明(和谐)学院”等荣誉称号。工作成果获“学习强国”、高校思政网、中青网等媒体争相报道。2022年5月入选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学院党委下设11个党支部,其中教工党支部6个,学生党支部5个,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校内率先实现100%,均为高级职称,其中含国家“优青”1名、江苏“双创博士”1名。现有党员230名,其中教职工党员65名,学生党员165名。学院党委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积极构建“四个三”党建工作体系,强化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和价值引领,着力打造有高度、有效度、有力度、有温度的基层党建标杆,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一、建立三项机制,力促政治引领有高度
党建业务融合机制。学院党委紧扣“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坚持把党建统领作为谋划工作的“指南针”,牢牢牵住一岗双责“牛鼻子”,建立健全党建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的运行机制,形成党建、业务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一盘棋”,把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进行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牵引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完善党政共同负责制,出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办法》,建立“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四级联动机制,实现重点工作由党委抓党支部、党支部抓党员,层层压实工作,形成上下贯通、齐抓共建的常态化格局。
党管人才创新机制。紧紧抓住人才队伍这一牵动学院改革发展的“牛鼻子”,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处理好“稳”“引”“育”,着力补齐人才队伍建设短板,优化人才生态,让人才“引得进、育得好、用得上、留得住”,通过完善规章制度、严格考核督查、加强师德教育、表彰先进典型等,着力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学院教师中有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徐州市十佳师德模范。近五年,全职引进中科院陈木法院士,新增国家优青、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杰青、德国洪堡学者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20余人次,引培优秀博士20人,博士占比80%,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0%,党管人才成效显著。
党建考核激励机制。出台《支部工作管理办法》,制定《支部党建项目量化考评表》,把项目管理手段和方法引入基层党建工作之中,根据支部优势特点,把党建工作项目划分为基础巩固型、提升推广型、探索创新型三种,对特色鲜明、运作顺畅、机制完善的党建项目予以大力支持,努力打造党建工作创新品牌。实行党建责任清单制度,以“目标倒逼责任”,列出责任清单,开展支部书记述责述廉,公开向师生承诺,接受党员师生监督。制订出台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每年对党支部进行一次考核,每年对党员开展一次评比活动,进行表彰激励和谈话提醒,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实施三大计划,力促思想引领有效度
思想强基计划。把理论学习与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每年召开战略发展研讨会,聚焦一个专题,解决工作难题。扎实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实施党委委员、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支部党员轮流领学制度。建立学院网站党建理论学习专栏、党员学习讨论QQ微信群。进一步规范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申办程序,落实“一会一报”“一事一报”“随堂跟听”制度。近3年来,学院党委在党建和意识形态领域未出现过重大问题,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舆情事件。
名师引领计划。汇聚育人合力,学院党委创新性开展支部共建工作,聘请校内党务专家学者担任学生党员三全育人“红色导师”,以“五个一”工作标准定期与学生开展思想交流与理论学习。开设“名师育人”大讲堂,依托品牌专业与优势学科两大平台,每年举办国内外会议、外请专家报告会200余场。将专家报告作为思想政治建设与育人的重要载体,开展“渗透式”教育,以名师、学者的学术造诣、师德风范浸润师生。
课程思政攻坚计划。学院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从整体设计、课程建设、教学团队、质量保障和典型引领等方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全部课程确立德育目标,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章节、知识模块、学业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坚持老中青“传帮带”,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研究,获批校“课程思政”立项13项。强化考核力度,将课程思政内容纳入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分配教学资源、年度业绩考核、绩效分配的重要依据。
三、推进三大工程,力促组织引领有力度
堡垒加固工程。以标准化建设为牵引,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严格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和政治理论学习、党员教育管理和党员发展程序、党支部换届制度和党支部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党员之家”,设立党员“责任区”和“先锋岗”,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发挥新媒体功能,不断创新服务载体,激发服务活力。1个支部获省样板党支部,2个支部获评校优质党支部。做好高层次人才、中青年党员发展工作,近三年发展2名高层次人才,其中1人被省委组织部列为科学家等专家人才发展党员重点对象。
先锋领航工程。针对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发展、轻教育、疏管理”的现象,学院党委经过多年实践探索,聚焦党员的发展、管理、教育三个环节,实施先锋领航工程,建立大学生党员培养“1234”工作体系,确保学生先锋榜样作用发挥。学生中提交入党申请书占比95%,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近五年获得江苏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优秀共青团员”等20余人次,校级荣誉300余人次。
党建亮化工程。实施“党建亮化工程”,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以党建强身,为党性淬火,提升组织的先锋引领作用。党委层面亮思想、亮要求、亮作用,支部亮业务、亮阵地、亮协作,党员亮责任、亮身份、亮服务,通过当标杆、做样板等形式,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超先进”的争创氛围。
四、创立三个方法,力促价值引领有温度
“朋辈互助”工作法。以朋辈互助教育为载体,拓展学生党员教育新渠道。通过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突出党员朋辈骨干带动和辐射功能,强化自我教育管理,调动学生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实效性,落实党员个体责任,守护学生成长成才。“朋辈互助”工作法编入《江苏省高校基层党支部优秀工作案例100例》,在全省高校推广。
“党务工作日”工作法。为每个党员确定联系班级,于每双周周三下午集中学生党员,分组对接、集体办公,协助支部书记审核党员发展材料、进行党务工作探讨交流、开展党员学习活动,增强党员身份意识、加强理论学习,增强业务能力达到育人育己的目的。“党务工作日”工作法获学校支部工作法案例二等奖。
“双强带发展”工作法。坚持党务、业务双强标准,鼓励教师党员在党建学习与业务能力之间寻求平衡点、切入点,逐步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步,支部建设与个人发展融合的良好局面。支部工作法推行以来效果显著,党员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得到显著提升。